发布时间:2025-05-16 点此:384次
近来,山东济南一名财政管理人员上圈套600余万元冲上了热搜。
这名财政管理人员刘女士在上班时被“老板”拉进一个微信群,“老板”的微信信息和之前的相同,刘女士也就没有多想。
“老板”先是告知了一些作业上的作业,问了一下公司的财政状况,账面上还有多少钱,刘女士逐个作答。
没过多久,“老板”宣布指示,要刘女士转一笔600万元到指定账户。因为平常老板也会用微信发指令,刘女士想都没想就把钱转了曩昔。
这时,真实的老板收到转账短信,打电话问刘女士转账用处,刘女士才恍然认识到上圈套了。
近年来,电信网络欺诈的套路一日千里,特别是使用的技能程度越来越深,简直有超越90%的电信网络欺诈触及到了欺诈APP。
假充领导、老板、教师、客服……骗子们的“角色扮演”越来越专业,令人防不胜防。
理论上来说,只需骗子扮演满足到位,被他们盯上的方针就100%会上当受骗。
像刘女士遇到的假充老板欺诈财政人员的圈套,骗子一般会用一种叫做“银狐”的木马病毒,经过虚伪文件、链接或许网络进犯的方法,植入财政人员的电脑中。
“银狐”病毒是一种带长途操控功用的木马,被植入木马后,骗子们经过后台能够长途检查财政电脑上的任何信息,比方财政人员登录在电脑上的微信、QQ、钉钉等谈天信息。
你们公司怎样运作的?有哪些股东?财政制度是怎样样的?老板是怎样告诉财政转账的?转账是什么流程?老板的脾气、说话的口气怎么?经过一段时刻的调查,骗子都能把握。
一同,骗子还能够趁财政人员午休、离岗的机遇,经过“银狐”长途操控财政人员的电脑,做任何他想做的作业,比方,增加一个和“老板”一模相同的微信,也能够把真实老板的微信删去。
他们把握了公司内部信息,所以就能够使用老板开会、坐飞机等不方便接电话的机遇,假充老板的口气让财政转账汇款。
许多公司老板不会一直在办公室,根本都会有经过电话、微信指挥作业的状况,这样一来,就给了骗子待机而动。
这个国际最大的一个真理之一,便是但凡皆有缝隙。就算是依照财政流程走程序,也有或许上圈套。
近来,深圳反诈中心通报了一同“商务邮件”欺诈事例。40岁的何女士是深圳某电子科技公司财政,一天,公司财政邮箱收到了“美国总部”发来的电子邮件,称因税务问题需求改变收款账户,并供给了改变后的收款账户。
两天后,公司正好要向总部转账14.5万美元(约105万元人民币),何女士依照财政流程处理,一级一级找领导签字,把钱转到了改变后的收款账户里。
直到一周后,公司老板到美国核对账务时,才发现上圈套了。一周的时刻,满足骗子把钱“洗”得干干净净了。
何女士为什么上圈套?仔细核对后才发现,发邮件的邮箱地址是假充的,本来美国总部的邮箱地址是[email protected],骗子注册了一个假邮箱,就多了一个I,变成了[email protected]。
乍看之下,这两个邮箱地址真的简直相同,不是很仔细的人,真的很难发现这个细节。而财政走流程的时分,老板一般都只会听财政报告,不会真的去检查邮件。
跟着科技的飞速发展,AI技能现已深化到咱们日子的各个旮旯。它在为咱们带来便当的一同,也被不法分子盯上,成为了欺诈的新东西。
AI欺诈,简略来说,便是使用人工智能技能,如AI换脸、AI拟声等,对受害者进行精准欺诈。这些技能能够让骗子以假乱真,仿照出受害者了解的人的声响、面庞,乃至行为习惯,然后轻易地骗得受害者的信赖。
以福州某科技公司法人代表郭先生为例,2023年4月20日正午,他接到了老友的微信视频电话。视频中,老友称自己的朋友在外地招标,急需430万元保证金,且需求公对公账户过账,想借用郭先生公司的账户走一下账。
老友还表明现已把钱转到了郭先生的账户,并发送了转账底单截图。郭先生看着视频里了解的面孔,听着了解的声响,再加上对老友的信赖,没有核实钱款是否到账,就先后分两笔将430万元转到了对方指定的账户。
但是,当他转账后给老友发消息承认时,却发现老友对这件事一窍不通,他这才认识到自己遭受了AI欺诈。本来,骗子经过智能AI换脸和拟声技能,假装成了他的老友,让他在短短10分钟内就损失惨重。
青岛公安从前通报过一同愈加令人咋舌的精准欺诈的事例。山东男人赵先生在新疆务工,忽然接到母亲的电话,说父亲急病住院需求做手术,让转钱到指定账户上。
赵先生仍是十分警觉的,打父亲电话没人接,所以转而打姑姑的电话,没想到姑姑接了电话后,说赵先生的父亲真的生病了需求手术。
都到这个份上了,还有什么可置疑的,所以赵先生就要转7万块钱曩昔,幸亏青岛警方收到了预警头绪,打来了劝止电话,并联络上了赵先生的父亲,才阻挠了上圈套。
警方发现,本来赵先生的手机中了一款木马,骗子经过调查发现赵先生和母亲、姑姑联络较多,所以录制了其母亲和姑姑的声响,在和赵先生通话时,经过变声软件模仿两人的声响。
而且,骗子还使用了改号软件,假充其母亲拨打赵先生的电话,在赵先生的手机上显现为其母亲号码。
骗子还经过木马,将赵先生的手机设置成呼出电话主动搬运,赵先生打给父亲和姑姑的电话,都被转接到了骗子那里。
欺诈到这个份上,能够说100%的人都会上圈套了。
当欺诈分子对他的欺诈方针满足了解,他们就会定制欺诈套路,实施精准欺诈。
所以说,现如今电信网络欺诈猖狂的根子在于个人信息的走漏。
欺诈的手法和技能一直在前进,假如咱们停滞不前,将来有一天,上圈套的便是咱们。
仍是那句老话:不是你不会上圈套,而是针对你的剧本还在路上。
咱们每个人都或许成为欺诈的方针,因而,进步防骗认识、把握防骗技巧已成为燃眉之急。
最好的防备,便是学习反诈常识,了解骗子的套路,才干做到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。
相关推荐